橙柿互动报道 近些年,银行为了刺激消费大力向年轻人发放信用卡、办理贷款,但是如果信用卡到期用户无力偿还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?近日,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用户反馈,因为工作变动原因,信用卡逾期被银行暴力催收的经历。
(资料图片)
欠1万元每天接到5-7个银行催收电话
据投诉人李先生透露,“近期因工作原因变动,资金收入暂时无法确保稳定,导致未能及时还款信用卡,其账单金额约为1万元。”
李先生在平台上爆料,在未能及时还款后,信用卡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电话“轰炸”,每天电话约5到7个,让其当日上午10:00前还款。“我表示想要申请账单分期还款,对方就让我提供各种证明,比如工作证明,或者困难证明。我说目前没有工作,没法开到工作证明,银行信用卡部就说那就没有办法了,让我把全款准备好,等他们的法务电话,并说会上门全款催收。”李先生说,他现在没有能力还款,想申请分期还款,因为之前的工资还没有发放,银行方面就说不可以。
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,有关“信用卡催收”的投诉多达17617条,有不少人都有过因信用卡逾期被“暴力催收”的经历。
杭州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。她说,“之前借了银行5万,这两年工作不是很稳定,一时间没钱还银行就遭遇了‘暴力催收’。这些催收公司基本上都是银行外包的,态度很差,除了每天电话轰炸外,还会上单位拿照片挨个问,搞得我都没脸见人了。”
回忆起这段经历,陈女士至今耿耿于怀,“我也不是不想还钱,确实是遇到了困难。因为这个(暴力催收)还换过几次工作,心情挺压抑的,后来是硬着头皮向亲戚借钱,把欠银行的钱都还上了,这个事情对我影响很大。”
如果遇到“暴力催收” 要注意维护合法权益
“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”,这个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合情合理的,但“要债”也要注意方式方法,如果超过一定的尺度,可能会给债务人以及债权人本身都造成不利的影响。
去年6月,北京银保监局发布的罚单显示,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,领到了80万元罚单。
银行相关内部人员透露,“对于逾期的用户银行处理确实很棘手,目前银行的通用做法是先进行不定期催收提醒。逾期一个月后,继续进行逾期催收,如果超过三个月,则可以提起法律诉讼。法律诉讼虽然大概率会赢,但花费的成本高,执行起来也会非常困难。所以基本上就外包给催收公司去做了,这个过程银行虽然也会适当干预,但整体尺度不大好拿捏。催得紧了,追不回钱,还影响声誉,但不去追,银行就都是坏账。”
上述银行工作人员补充道,“近两年受疫情影响,一些信用记录良好的用户也出现了逾期的情况。多数用户是真的没有能力还款,他们又不属于恶意拖欠。银行也没有办法,只能进行协商。实在没有办法了,才会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。”
但即便如此,这两年因为信用卡、贷款逾期被“催收”甚至演化为“暴力催收”的案例仍屡见不鲜。
中国银行业协会于2021年下发了《信用卡催收作指引(试行)》,对催收行为、催收行为规范、外部催收机构管理、内控管理、行业健康发展以及自律惩戒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。《指引》明确:
1.催收人员在未经债务人同意的情况下,禁止在晚上10点到早上8点进行电话或外访催收。
2.严禁对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和骚扰。
3.联系第三人时不得透露债务人的任何欠款信息,只可以询问债务人的联系方式,或让其代为转告债务人与机构联系。
4.当第三人明确要求不得联系时,催收人员应停止相关行为。
5.催收人员不得以行政/司法机关等身份开展催收行为。
6.严禁用威胁,骚扰,恐吓和欺诈等不正当行为对债务人进行催收。
杭州相关律师指出:“从债务关系来说,信用卡的催收是合法的,不过若是在催收过程发生了危害公民合法权益的事情,比如暴力催收等,就是违法行为。在现实生活中,催收机构冒充公检法人员催收,给借款人亲戚朋友打电话和发短信,恶意骚扰等催收行为属于软暴力催收,是监管部门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。如果消费者遇到假冒公检法催收或者上门催收行为,可以要求催收人员提供详细工作单位、联系方式,及时保留证据,然后向监管机构投诉或者报警。”
不过,上述律师同样提醒,“尽管暴力催收是不合法的,但对于借款人而言依法履约也是相当重要的。逾期不还款不仅会产生高额息费,还会导致不良信用无法消除,欠款过多的情况下,还有可能会涉及刑事责任。在这个过程中,和银行方面保持积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。事实上,信用卡还不上是可以和银行协商延期还款的,根据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》第70条规定,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,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,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,达成个性化还款协议,但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。”
橙柿互动报道 近些年,银行为了刺激消费大力向年轻人发放信用卡、办理贷款,但是如果信用卡到期用户无力偿还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?近日,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用户反馈,因为工作变动原因,信用卡逾期被银行暴力催收的经历。
欠1万元每天接到5-7个银行催收电话
据投诉人李先生透露,“近期因工作原因变动,资金收入暂时无法确保稳定,导致未能及时还款信用卡,其账单金额约为1万元。”
李先生在平台上爆料,在未能及时还款后,信用卡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电话“轰炸”,每天电话约5到7个,让其当日上午10:00前还款。“我表示想要申请账单分期还款,对方就让我提供各种证明,比如工作证明,或者困难证明。我说目前没有工作,没法开到工作证明,银行信用卡部就说那就没有办法了,让我把全款准备好,等他们的法务电话,并说会上门全款催收。”李先生说,他现在没有能力还款,想申请分期还款,因为之前的工资还没有发放,银行方面就说不可以。
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,有关“信用卡催收”的投诉多达17617条,有不少人都有过因信用卡逾期被“暴力催收”的经历。
杭州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。她说,“之前借了银行5万,这两年工作不是很稳定,一时间没钱还银行就遭遇了‘暴力催收’。这些催收公司基本上都是银行外包的,态度很差,除了每天电话轰炸外,还会上单位拿照片挨个问,搞得我都没脸见人了。”
回忆起这段经历,陈女士至今耿耿于怀,“我也不是不想还钱,确实是遇到了困难。因为这个(暴力催收)还换过几次工作,心情挺压抑的,后来是硬着头皮向亲戚借钱,把欠银行的钱都还上了,这个事情对我影响很大。”
如果遇到“暴力催收” 要注意维护合法权益
“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”,这个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合情合理的,但“要债”也要注意方式方法,如果超过一定的尺度,可能会给债务人以及债权人本身都造成不利的影响。
去年6月,北京银保监局发布的罚单显示,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,领到了80万元罚单。
银行相关内部人员透露,“对于逾期的用户银行处理确实很棘手,目前银行的通用做法是先进行不定期催收提醒。逾期一个月后,继续进行逾期催收,如果超过三个月,则可以提起法律诉讼。法律诉讼虽然大概率会赢,但花费的成本高,执行起来也会非常困难。所以基本上就外包给催收公司去做了,这个过程银行虽然也会适当干预,但整体尺度不大好拿捏。催得紧了,追不回钱,还影响声誉,但不去追,银行就都是坏账。”
上述银行工作人员补充道,“近两年受疫情影响,一些信用记录良好的用户也出现了逾期的情况。多数用户是真的没有能力还款,他们又不属于恶意拖欠。银行也没有办法,只能进行协商。实在没有办法了,才会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。”
但即便如此,这两年因为信用卡、贷款逾期被“催收”甚至演化为“暴力催收”的案例仍屡见不鲜。
中国银行业协会于2021年下发了《信用卡催收作指引(试行)》,对催收行为、催收行为规范、外部催收机构管理、内控管理、行业健康发展以及自律惩戒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。《指引》明确:
1.催收人员在未经债务人同意的情况下,禁止在晚上10点到早上8点进行电话或外访催收。
2.严禁对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和骚扰。
3.联系第三人时不得透露债务人的任何欠款信息,只可以询问债务人的联系方式,或让其代为转告债务人与机构联系。
4.当第三人明确要求不得联系时,催收人员应停止相关行为。
5.催收人员不得以行政/司法机关等身份开展催收行为。
6.严禁用威胁,骚扰,恐吓和欺诈等不正当行为对债务人进行催收。
杭州相关律师指出:“从债务关系来说,信用卡的催收是合法的,不过若是在催收过程发生了危害公民合法权益的事情,比如暴力催收等,就是违法行为。在现实生活中,催收机构冒充公检法人员催收,给借款人亲戚朋友打电话和发短信,恶意骚扰等催收行为属于软暴力催收,是监管部门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。如果消费者遇到假冒公检法催收或者上门催收行为,可以要求催收人员提供详细工作单位、联系方式,及时保留证据,然后向监管机构投诉或者报警。”
不过,上述律师同样提醒,“尽管暴力催收是不合法的,但对于借款人而言依法履约也是相当重要的。逾期不还款不仅会产生高额息费,还会导致不良信用无法消除,欠款过多的情况下,还有可能会涉及刑事责任。在这个过程中,和银行方面保持积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。事实上,信用卡还不上是可以和银行协商延期还款的,根据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》第70条规定,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,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,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,达成个性化还款协议,但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。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
近日,网传一段视频显示,一女子实名举报父亲曾在2021年被多人殴打致死,网传该女孩也被人带走后失联。是否已被找回,对于涉事施害者二刘,去
(原标题:ST摩登:广东佳盟商贸有限公司没有增持)同花顺(300033)金融研究中心12月6日讯,有投资者向ST摩登(002656)提问,你好,广东佳盟商贸有
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,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,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,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,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
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,但凡事都有例外,最近,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,被送外号人脸猴,其独特的长相令
中原区民政局提醒:尽量避免扎堆,只要感情好,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,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。为满足准新人们
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,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。记者今日从省、市文旅部门获悉,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,
浊波浩浩东倾,今来古往无终极。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,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,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。如果从高空中俯瞰,
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,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、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,正式面向公众开放。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
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?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?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,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,新浪河